目前,很多體檢機構炫耀自己的高端儀器和高級檢測技術,仿佛抽一滴血就可以“包查百病”。事實上,抽血檢查僅是臨床診斷手段之一,只能診斷一部分疾病。特別是不能簡單地憑某一項抽血報告給患者“判刑”。在沒有明確疾病診斷之前,千萬不要因為見到某項驗血指標輕度升高,就認為患了某種病,甚至自行治療。那么,臨床上“抽血查病”到底能診斷哪些病?檢查前后應注意什么?
查腫瘤僅是輔助診斷手段
AFP、CEA、PSA、Free β-hCG……目前,隨著人們對癌癥的重視,許多“滴血認癌”的腫瘤標志物檢測,甚至列入常規(guī)體檢項目。
我院業(yè)務院長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張振立介紹,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fā)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chǎn)生的一類物質(zhì)。當機體發(fā)生腫瘤時,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的某些腫瘤標記物就可能會相應升高。
在臨床上,各種腫瘤標志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其篩查意義在于提示作用。很多癌癥發(fā)生時,腫瘤標志物的水平會升高,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它們屬于特異性較強的癌癥,腫瘤標志物會反映出癌癥存在;但一些特異性不強的癌癥,如肺癌、胃癌、腸道腫瘤等,患者的腫瘤標志物往往并不出現(xiàn)異常。
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腫瘤標志物,可以檢測出80%以上的肝癌及大部分生殖器腫瘤,如卵巢癌。但是,患了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腸炎以及遺傳性酪氨酸血癥等,AFP也會升高,懷孕時也可出現(xiàn)一時性升高。
當然,如果腫瘤標志物檢測值有非常明顯的升高,癌癥可疑度就非常大,應該做進一步檢查。如果持續(xù)升高,就要懷疑是腫瘤在發(fā)展;如果一直沒有明顯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變,可能是炎癥。但是,如果是癌癥患者手術后發(fā)現(xiàn)腫瘤標志物持續(xù)升高,就要考慮復發(fā)的可能性。
查過敏源能找出過敏元兇
過敏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如食物過敏、藥物過敏、花粉過敏等。人體一旦接觸這些過敏源,就會產(chǎn)生許多反應,如身上出紅疹、呼吸困難、口舌腫大、血壓快速降低等。通過抽血檢查,找出過敏源是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方法之一。
皮膚科副主任醫(yī)師閻建中說,不清楚過敏源不要隨便用藥,尤其是藥膏,很多都含有激素,萬一產(chǎn)生副作用往往是不可逆的。過敏源篩查檢測只需要一滴血清,其特點是準確率高。另外,食物不耐受檢查是唯一針對食物過敏的遲發(fā)反應檢測手段,檢測只需抽取1毫升血液。抽血前可正常飲食,無需特殊要求。該測試結果能顯示出受檢者是否對某種食物不耐受以及不耐受的程度,醫(yī)生可據(jù)此給出正確的飲食建議。
建議經(jīng)常過敏的患者,可以抽血做過敏源篩查檢測。如能找到過敏的原因并避免接觸,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抗過敏治療,就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查血有助心腦血管病早發(fā)現(xiàn)
當人出現(xiàn)心悸、心絞痛、全身冒汗、頭暈、面部潮紅等情況時,要小心心腦血管病發(fā)病的可能性,特別是中老年人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人群,有心腦血管家族病史者,吸煙、喝酒、應酬較多的人,工作壓力較大、從事腦力勞動者,應考慮抽血檢查。
心血管內(nèi)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寧來軒介紹,如果是為了防止心腦血管病,單純抽血的檢查項目應做血脂、血糖、血流變、血常規(guī)等檢查,進一步可做心肌酶譜檢查等。心肌酶檢查是心臟受影響的靈敏指標,也是心腦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早期診斷的敏感指標